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国利用外资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1期

2020年以来,面对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全球跨国投资大幅下降、引资/智国际竞争激烈等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积极做好稳外资工作,包括有序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外资企业用足、用好应对疫情的各项支持政策,加强对外资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创新和优化招商引资方式,指导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抓防控、促发展,加强外资企业动态监测,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服务和指导,等等。在此背景下,不少外商将我国作为跨境投资的“避风港”。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实现了稳定增长,且外资投资方式趋于多样化,外资投向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但同时,外资的来源结构和区域布局也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对跨国企业而言,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振、消费需求大幅萎缩、企业盈利困难的形势下,开拓规模庞大、消费力强、前景稳定的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预计2021年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效将不断提升。

2020年中国利用外资情况良好

从规模来看,2020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稳定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294.7亿美元,同比增长4.1%(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延续了下半年以来的稳中向好态势(见附图)。从单月情况看,11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43.8亿美元,同比增长5.6%,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跨国投资持续四年下降的背景下,相对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202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下降40%的预测,中国吸收外资却逆势增长,体现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营商环境的认可。

IMG_20210108_141059.jpg

从行业来看,外资继续向服务业(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和增速显著下降。2020年1—10月,服务业吸收外资90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占比78.2%;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7.8%,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同比分别增长44.3%、77.9%、82.1%、43.6%。农林牧渔业吸收外资4.9亿美元,占比较低(0.43%),但增长显著,为14.3%。制造业吸收外资242.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8.2%,占比21.1%(见表1)。

IMG_20210108_141106.jpg

从外资来源看,七成以上外资来自中国香港,主要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大幅下降。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有73.0%来自中国香港,6.2%来自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和萨摩亚金融自由岛,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这些对外投资大国在华投资占比之和只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的6.3%,且同比分别下降14.9%、12.9%、13.0%、28.9%和10.9%(见表2)。这主要是由2020年发达国家疫情严重导致经济急剧衰退、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所致。

IMG_20210108_141132.jpg

从外资投向的区域看,区域分布失衡进一步加剧,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大幅下降。1—10月,全国88.6%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和89%以上的实际外资金额均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保持7.3%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2.4%、21.8%(见表3)。中国内地31个省市中,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六省市新设企业数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76.8%和79.4%,均接近八成。如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外资战略与政策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IMG_20210108_141137.jpg

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看,独资和合资企业为主。2020年1—10月,以独资、合资方式设立的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77.3%和18.8%,合计96.1%;两者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占比分别为73.5%和19.5%,合计93%。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合伙企业数量占比只有2.5%,但同比增速高达1014.9%(见表4)。除上述两种方式外,并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