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应对外部冲击的中国之道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4期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一定的外部冲击。突出表现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仍具粘性,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有所分化;美元指数上涨,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全球流动性环境紧张,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国际资本外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不确定性水平处于高位。应对外部冲击,中国综合采取一系列对策,可以称之为应对外部冲击的中国之道。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应对外部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如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16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要高度重视预期引导,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17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币汇率问题是牵涉内外的一个大问题,关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富。处理好我国汇率问题,要正确把握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让汇率政策承担起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和减震器功能;综合采取措施,加强预期管理,平衡外汇市场供求,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22年5月15日和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分别下调1个、2个百分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9%下调至6%,共释放外汇流动性约270亿美元。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2023年,针对年中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较大的情况,综合采取措施,加强预期管理,防范大起大落。2023年7月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9月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并召开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增发离岸央票,平衡外汇市场供求,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24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的新闻通稿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可以看到,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上升、美元指数维持强势等外部形势下,人民币汇率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韧性。2024年以来,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汇率预期更加平稳。

 

防范国际资本流出压力

应对外部冲击,要防范国际资本流出压力。2017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监管能力必须跟得上,在加强监管中不断提高开放水平。要结合我国实际,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熟的金融监管做法,补齐制度短板,完善资本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方式,确保监管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

2022年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导致多个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出现异常波动。例如,根据《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的数据,2022年,受发达经济体大幅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和国际政治局势动荡等综合影响,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