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国家高水平开放贡献“中信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水平推进内陆开放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中信银行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支行、进网点,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高质量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在跨境贸易投资服务和外汇业务方面,中信银行将为“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服务品牌多作贡献。
服务高水平开放 运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中指出,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中信银行是最早开展自贸试验区跨境金融服务创新的商业银行之一,且是同时具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账户(FT)资格的商业银行,并成为2024年5月首批上线海南自由贸易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的商业银行之一。自由贸易账户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指导和推动的,试验区内的居民可通过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分账核算管理,开展投融资创新;非居民可在试验区内银行开立本外币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享受相关金融服务。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近三年来中信银行累计为2656家自贸试验区及境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累计跨境交易结算量1252.93亿美元,融资投放697.75亿元,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提供高效便捷的双向资金池业务、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本外币一体化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帮助境内外企业盘活资金,打通跨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通路,为企业通过自贸试验区“走出去”和“引进来”架起“高速公路”。在运用自贸试验区政策服务企业“出海”方面,中信银行为企业全球产业链建设提供“结算+融资+交易+融智”的综合化服务。以服务汽车行业“出海”为例,中信银行2023年以来运用自由贸易账户为某民营头部汽车企业提供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涵盖国际结算境内外全覆盖服务、境外平台全球授信、成员企业境外首次公开发行(IPO)全周期服务等多个方面,为集团客户及成员公司提供跨境融资近20亿元并配套相应的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又如,中信银行发挥中信集团协同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通过自由贸易账户2024年9月成功为某央企汽车集团南非销售平台提供跨境贷款3799万南非兰特,为企业在南非拓展新市场打通资金“最后一公里”。
在2024—2026年发展规划中,中信银行将打造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作为重点战略任务之一,其中将重点围绕国家自贸试验区(港)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港)服务能力。通过“自贸区非居民账户体系+境外分支机构+境外合作银行网络”,重点在上海、广东及海南等自贸试验区(港)对接国际高水平、高标准贸易投资开放措施,推进企业、个人、同业三位一体的中信银行自贸服务体系建设。
服务高水平开放 着力优化支付服务水平
《决定》指出,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中信银行高度重视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加快研究具有中信银行特色的解决方案,并积极走在行业前列。为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的各项要求,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指导下,中信银行聚焦境外来华人员支付需求,组建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工作专班,明确优化境外银行卡终端销售(POS)和自动取款机(ATM)受理、改善现金服务(外汇现钞、人民币现金)、构建数字人民币体系、加强宣传推广、深化内部培训、协商降低境外银行卡手续费等8个方向24点工作举措,率先实现了三个“百分百”工作目标,即重点地区、重点场景POS机可以100%受理境外银行卡、ATM机可以100%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具备个人外汇业务资质的网点可以100%开通外汇现钞服务,创新推出境外银行卡“挥卡进站”服务,助力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外籍来华人员持境外银行卡挥卡过闸的城市。经过全行攻坚,中信银行圆满完成第二阶段优化支付服务的各项工作目标,并以“零差错”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国巡检验收。下一步,中信银行将继续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的统一部署,积极践行国有股份制银行的社会责任,持续推进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并加大在境外银行卡收单、交通出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切实提升支付服务水平。
服务高水平开放 助力外贸企业保稳提质
《决定》对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在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方面作出安排。这将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外贸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中信银行创新打造“外贸三叉戟”特色产品,提供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便利化外贸融资和交易服务,助力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信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打造线上线下信用保险融资生态,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创新推出“信保白名单”快速放款服务,助力出口外贸企业“出海”抢订单,截至2024年9月末累计放款达353.87亿元,投放增速连年位居同业同类型产品前列。针对中小外贸企业授信难、门槛高等融资难点,中信银行创新推出为外贸企业量身定制的“外向型企业积分贷”授信模式,通过标准化的打分卡提升外贸企业授信审批效率。为精准解决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风险意识不足、管理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人员、管理成本较高等痛点,中信银行积极宣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协助企业建立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机制,提供套期保值交易等高效服务,并推出线上外汇交易平台——“外汇交易通”,以“全功能、全线上、全时段”为服务目标,累计服务企业交易额达1050亿美元,助力10600多家企业“一点接入式”全线上办理外汇避险业务,该平台成为中信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的重要数字化支撑。
在服务外贸新业态方面,按照国家外汇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指导原则,中信银行于2019年进行新业态创新金融服务探索,目前已形成包括服务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平台客户在内的新业态产品体系,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开展国际结算创新,在“合规先行,有条件准入”的经营理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