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掉期助力浙江外向型经济行稳致远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是外贸企业稳健经营的必修课。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以下简称浙江省分局)着力营造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将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作为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助力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应对汇率波动风险。2024年以来,针对新形势、新变化,浙江省分局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一方面推动担保政策持续优化,将外汇掉期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范围;另一方面指导辖内银行积极开展外汇掉期产品创新应用,将外汇掉期产品与其他产品相结合,不断提升金融外汇服务质效。
外汇掉期业务介绍
目前,我国代客外汇衍生品市场已形成了包括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及其组合等在内的多品种产品体系,其中远期结售汇是企业运用较多的汇率避险产品,相比之下,不少企业对外汇掉期产品相对陌生。
从产品定义看,外汇掉期是指银行与企业约定在一前一后两个不同的交割日期,以不同的汇率进行金额相同、方向相反的两次本外币交换。按照交割方向不同,分为“近端结汇/ 远端购汇”外汇掉期(以下简称近结远购)和“近端购汇/ 远端结汇”外汇掉期(以下简称近购远结)。在近结远购掉期业务中,企业近端换出外汇、换入人民币,远端换入外汇、换出人民币。在近购远结掉期业务中,企业近端换入外汇、换出人民币,远端换出外汇、换入人民币。从产品功能看,外汇掉期可以帮助企业一次性锁定外币资金收付在期初和期末的兑换汇率,便利企业灵活调剂本外币资金,满足企业流动性管理需要。
外汇掉期应用案例
案例一:政府性融资担保项下掉期业务
业务背景。浙江某冷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制冷配件企业,年出口规模1000万美元左右。2024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远期贴水,且汇率预期相对一致,企业较少进行远期锁汇等操作,出口收汇主要以美元存款形式留存。因日常经营管理需要,企业有较大的人民币资金缺口,但自身银行授信相对紧张。
银行方案。根据企业诉求,浙江某国有大行向企业推荐了美元兑人民币掉期业务,近端将美元按约定汇率换为人民币以满足日常经营需要;到期时,按约定远端汇率再换为美元,企业继续持有美元。听取方案后,企业认为该方案较好契合自身诉求,但担心掉期交易需缴纳保证金,对人民币资金流动性造成一定压力。恰逢浙江省分局联动省财政部门、担保机构将人民币外汇掉期纳入担保政策支持范围,银行据此向企业介绍了相关政策。依托担保政策的支持,企业可占用由担保公司担保的避险交易专项授信额度用于办理美元兑人民币掉期,无需缴纳担保费和保证金。通过这一方案,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调剂本外币资金,并借助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提供的专项授信支持,降低汇率避险的综合成本。
案例二:外汇掉期+卖出期权
业务背景。浙江某厨具公司主营各类锅具的出口,年出口额500万美元左右,近几年出口额增长迅速。2024年8月,随着美国通胀逐步降温,市场对美国降息的预期不断提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下跌,导致企业在2024年6、7月份签订的订单成本汇率(接近7.2)远高于8月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企业当前有人民币资金使用需求,但认为即期结汇价格不符合当前心理预期,也难以判断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
银行方案。银行在了解到企业需求后,与企业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为企业设计了组合型掉期产品。该产品由一笔“近结远购”掉期和一笔卖出美元看涨期权组成,通过产品组合使企业近端结汇价格与订单成本汇率持平,同时掉期远端价格和期权执行价保持一致。产品到期时,如果即期价格高于期权执行价格,企业无需资金交割,组合产品的效果相当于价格更优的即期结汇;如果即期价格低于期权执行价格,企业按照掉期远端价格购回美元,可继续持有美元,组合产品效果相当于价格更优的掉期。通过人民币外汇掉期与期权产品的组合使用,满足企业对结汇价格的需求,确保实现订单利润,更好调剂本外币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案例三:外汇掉期+买入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