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大任务 推动陕西金融高水平开放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基层金融外汇管理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扎实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支持地方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金融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金融外汇管理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提升区域金融开放水平。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外汇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强国建设,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的重大决策和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总局)工作部署,确保金融外汇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要紧扣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大任务,准确理解改革要求,积极探索金融外汇领域改革创新举措,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二是增强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基层金融外汇管理部门要注重系统集成创新,加强各类涉外经济政策协调配套,协同发力,形成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融资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结合地方抓改革、促发展的整体谋划,加强金融开放与地方标志性重大改革举措的协同推进,支持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建设,抓好各项金融改革举措落地落细。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指导推动银行同向发力、相互促进,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效,切实服务涉外经济发展。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聚焦影响涉外经济发展的金融外汇领域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形成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跨境金融工作的精准度和专业性。时刻关注影响改革进度的困难和问题,着力解决制约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卡点、堵点,提升金融体制改革成效。加强金融开放过程中新形势、新问题的分析预判,结合地方实际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超前谋划、有的放矢、先行先试,抓好跨境金融工作谋划和政策执行成效提升。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应当把握的着力重点
基层金融外汇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防止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的要求,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主动作为。
一是彰显地方特色。支持地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稳步扩大金融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助力外贸体制、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经验。立足地方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吸收借鉴金融外汇高水平开放先进做法,因地制宜优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放发展支持措施,推动产业集成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紧扣战略定位,积极探索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好引领地区经济发展。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共生共荣。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跨境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做好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打造更加包容友好的营商环境。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是强化风险防控。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有力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实现涉外业务监管全覆盖,切实防范风险跨境传递共振。建立健全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预警体系,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加强监管协同,依法加大对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逃汇、骗购外汇、网络炒汇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维护辖区涉外经济平稳运行。
陕西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全面贯彻落实总行、总局金融改革各项工作部署,精准对接地方发展战略,金融开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聚焦“五篇大文章”,确保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跨境金融支持举措有力有效。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便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用好用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推广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各项应用场景,实现中欧班列长安号融资应用场景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对接,鼓励银行依托平台开发专属金融产品,缓解中欧班列(西安)产业链相关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增量,引导银行将更多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围。开展“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构建覆盖中小微涉外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降低企业汇率避险门槛和汇率避险成本,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陕西省企业汇率避险金额累计396亿美元,套保比率从21%增长到32%,汇率避险“首办户”增加700户,其中超过九成为小微企业。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力。推出“陕汇通&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