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链上游企业发展实践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4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供应链金融作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行业视角出发,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何有效服务上游企业,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实践案例,并提出相应的业务建议,以期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3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约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88%,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在政策层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于2020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为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配套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市场需求来看,供应链上游企业普遍面临着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周转压力大、融资渠道有限等问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这些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供应链金融通过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延伸至上游供应商,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此外,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供应链各参与方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银行可针对具体供应链场景制定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除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外,还将数据信用、物的信用引入上游企业的融资服务,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增效。

 

产业链上游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

上游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在融资模式、业务规模持续稳步推进的同时,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产品同质化问题。目前,许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仍以传统的应收账款融资为主,难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在服务小微企业时,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往往不够灵活和精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供应链金融的普惠性和覆盖面,也影响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脱核问题。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银行对上下游企业的授信会占用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这降低了核心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若核心企业不愿配合银行进行确权或提供交易数据,融资模式便难以顺利进行。

三是信息共享难题。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透明和共享。然而,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安全顾虑等原因,企业间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这不仅影响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也增加了银行的风险识别难度。例如,在缺乏完整交易数据的情况下,银行难以准确评估上游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

四是风险控制问题。供应链金融涉及多方参与,交易链条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业务风险较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核心企业的经营风险可能沿供应链进行传导,加大银行的风险敞口。此外,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虚构交易、重复融资等欺诈行为,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挑战。

 

银行业探索与实践

供应链金融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供应链金融1.0阶段以“1+N”模式为主,基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叠加自偿性的交易信用,中心化、线下运营是主要特征。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供应链金融进入了2.0阶段,围绕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综合型服务平台成为行业主流,核心企业信用、自偿性交易信用开始与大数据风控相结合,平台化、网络化成为阶段特征。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供应链金融进入全新的3.0阶段。在这个阶段,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产业互联网,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以更广泛的数据获取和集成能力,构建更开放、智能、实时的系统平台,模型化、自动化的业务模式不断在特定行业、特定场景中落地应用。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了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进步。商业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供应链金融产品种类,并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场景化需求,优化服务模式,形成了大量创新实践。

深入供应链场景,探索和优化服务模式

订单融资场景下“交易信用”的应用。针对银行传统授信过于依赖核心企业信用、中小供应商融资难的问题,部分银行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在上游供应商订单融资脱核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各产业领域,供应商确定订单后的生产备货、原材料采购、组织生产等环节均存在资金需求,传统金融机构往往由于订单真实性和企业履约能力难以评估、应收账款难以确权,无法提供此类场景下的融资支持。近年来,部分银行通过对接链主企业数据,基于供应商与核心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结合采购数据、电子订单与结算凭证带来的“交易信用”,从原先控货、抵质押升级为提供纯信用的供应商融资服务,并将融资节点前置至订单阶段,进一步减少对核心企业“主体信用”的依赖。目前订单融资类产品主要在电子、新能源等制造行业及基建行业实践,覆盖从订单到发票的全周期融资需求,有效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压力。

政府招采场景下的线上化融资与金融服务。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助力企业减负,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部署线上招投标等交易平台,部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