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低利率下的居民资产配置趋势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4期

低利率趋势的逐步深化,不仅影响居民资产配置和投资收益水平,还对金融机构产品发展和市场营销策略提出新要求。为共同适应低利率新常态,我国居民需要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快丰富资产管理产品供给。

 

进入低利率新常态

广谱利率全面下行至低位

近两年,我国政策利率、市场利率、金融产品利率均持续下行至较低水平。政策利率方面,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降幅达到50个基点(BP),降至2%的低位;三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累计调降35BP,从3.45%降至3.1%;5年期LPR累计调降60BP,从4.2%降至3.6%。政策利率的调降,积极支持企业投融资活动,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促进增强内需动能,夯实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基础。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将择机降准降息,政策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

市场利率方面,受到政策利率下行的带动以及“资产荒”的推动,我国市场利率同样出现下行。以国债收益率为例,截至2025年1月27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30%,3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31%,5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41%,7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55%,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63%,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金融产品利率方面,一是商业银行持续下调银行存款利率。截至2024年末,国有大行5年期以内存款利率普遍跌破2%;大额存单利率略高于普通存款,但是利率仍低于2%。二是保险公司纷纷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2025年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目前保险公司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5%,如果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将跟随市场利率动态调整。三是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滑。2024年银行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趋势,平均业绩基准跌破3%,降至2.73%,全年降幅为54BP。理财产品定价中枢明显下移,不同期限产品的收益差距缩小。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6%,较年初下降1.08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推动利率下行

短期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资产荒”等方面。我国短期面临内需不足、经济下行压力等周期性经济波动因素。为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主动降准降息,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投资意愿和热情。此外,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金融机构优质资产供给不足,导致“资产荒”问题突出。金融机构集中交易国债、城投债等资产,短期内快速压降资产收益率。短期因素推动利率阶段性处于低位水平,未来短期因素消失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利率回升,增加利率波动性。

长期因素主要体现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速换挡等方面。我国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截至2024年末,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5.6%,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该比例将达到26%。老龄化会导致社会资金需求降低,储蓄增加,推动市场利率下行。此外,我国进入宏观经济增速换挡阶段,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部分领域投资需求下降,将带动企业平均利润率的下行,进而推动利率下行。长期因素将深刻影响利率中枢水平,从宏观经济增速趋势看,我国利率中枢将会逐步下移。

 

居民资产配置呈现新特点

从近两年市场趋势看,我国居民和金融机构资产为适应低利率环境,积极调整策略,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存款搬家趋势较为明显。受存款利率下降以及加强对存款手工补息自律管理的影响,存款理财的优势明显削弱,“存款搬家”现象比较明显,银行理财最为受益。根据万得(Wind)统计数据,2024年,31家银行理财公司发行14099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比增长21.03%。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存续产品约4.03万只,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规模较年初增长11.75%,实现2022年以来最大涨幅。2024年公募基金发行11819.98亿份,同比增长3.90%,实现稳步增长。

二是投资收益预期逐步降低。根据《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2024)》调研数据,受访居民2024年理财期望收益10%以内的比例为81%,近两年理财期望收益高于10%的人群占比相较2022年下降10个百分点,特别是50%以上的理财期望收益比例逐年下降。一方面,低利率趋势逐步明朗,居民对于投资理财的期望收益也跟随调整。另一方面,居民投资理财风险偏好降低,资产组合中低收益资产比例提升,与投资组合的实际情况更加匹配。2024年,持有高收益资产占比20%、低收益资产占比80%的受访居民比例为32%,较2023年上升10个百分点。

三是资产配置日渐多元化。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主要以存款、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偏债类公募基金为核心。随着广谱利率的走低,居民理财也在寻求优化资产配置,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2024年,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全年国际金价上涨26.59%,短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居民积极投资黄金,购买金条或者金首饰兼具实用和增值功能。居民投资保险的热情较高。根据《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2024)》调研数据,89%的受访居民购买过保险,较2023年上升10个百分点,中短期理财险、长期年金险增幅较高。参与配置境外理财产品也成为新的投资方向。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的数量为309只,规模达6113.18亿元,创历史新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数据,截至2024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13.64万人,境内试点机构跨境汇划资金994.74亿元;2024年,“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累计增加97.11%,累计汇划金额增长676.54%,业务呈现爆发式增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