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合规发展趋势下的跨境交易监管思考
在特朗普政府对于加密货币市场呈现积极态度的影响下,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发展进一步加速,并且呈现出合规化发展趋势。其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跨境交易应用虽增长迅速,但却带来诸多宏观风险和监管挑战。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对此,笔者在梳理全球稳定币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监管框架和实践,提出相关跨境交易监管建议和思考。
受供给创新和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球稳定币市场迎来加速发展
稳定币通常是私人发行的以固定价格锚定某种法币、一篮子货币或其他有价资产的加密货币,在具备加密货币功能的同时能够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加密货币新闻网站The Block和加密货币数据服务平台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全球稳定币供给总量约2210亿美元,占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总额的7.0%。2024年,随着特朗普胜选和稳定币乐观情绪的推动,金融机构纷纷涉足区块链领域,比特币价格飙升至10万美元,稳定币的总发行量也持续增长,并不断创下新纪录。稳定币正在从单纯的投机工具逐步转变为全球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从锚定资产类别看,锚定美元资产的稳定币在稳定币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根据The Block统计,与美元或美元资产挂钩的稳定币市值占全部稳定币市值的比例超九成。目前,锚定美元的泰达币(USDT)和美元硬币(USDC)是市值最高的两种稳定币,截至2025年2月末,USDT和USDC的市值分别为1430亿美元和572亿美元,占稳定币市值总量的65%和26%。USDT由全球最大的稳定币发行公司泰达公司2014年发行,USDC是由美国的金融服务提供商Circle和金融科技公司Coinbase在2018年联合发行,二者均为以1:1比例锚定美元的美元稳定币。与USTD相比,USDC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其储备资产主要为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由美国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如Grant Thornton)进行月度审计,并公开审计报告;USDC的发行和运营也符合美国《货币传输者法》(Money Transmitter Laws)和其他相关法规,因此受到全球监管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可。
从应用场景看,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实时资金管理和企业间(B2B)交易中相较传统货币具有明显优势。稳定币交易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提升交易结算效率、降低成本、交易记录不可篡改等方面优于传统货币。例如,稳定币支持7x24小时实时交易,无需依赖传统银行系统,能够将跨境交易结算时间从2—5个工作日缩短至几分钟,节省资金在途成本。此外,区块链交易还能减少传统资金管理涉及的银行手续费、汇率转换费用和中介费用等中间环节而大幅降低手续费,同时区块链技术还提供了公开、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所有交易都可以在链上查询,企业可以实时追踪资金状态,确保交易的可信度和安全性。因此,随着数字监管框架的完善,稳定币在跨境汇款、跨国企业内部资金跨境调配、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中都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发展趋势看,稳定币市场出现从无序增长到集中化、合规化发展趋势。稳定币作为传统金融与数字货币之间桥梁的作用变得更加显著,在央行、机构和个人层面的应用越加丰富。2024年,阿联酋中央银行批准推出以迪拉姆为支持的稳定币AE Coin,并表示这将是央行监管的首个稳定币。同年12月底,英国的数字支付和加密货币平台Wirex在其数字支付平台上新增了两种稳定币,而美国的影院Regal也允许观众使用稳定币USDC购买电影票和零食。同时,全球银行业巨头对稳定币的兴趣也在上升。法国兴业银行旗下的子公司SG-Forge已经向零售投资者开放了其以欧元为支持的稳定币。据媒体报道,英国金融科技银行Revolut和稳定币提供商AllUnity(德意志银行旗下资产管理机构DWS控股)考虑发行稳定币;国际信用卡服务公司维萨(Visa)推出了一个代币化网络,供银行发行稳定币,并与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等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新的试点项目。
从市场预期看,预计2025年稳定币市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和增长。金融科技公司B2B INPAY首席执行官阿图尔·阿齐佐夫(Arthur Azizov)预计稳定币市值将进一步增长,USDT和USDC的总市值可能会翻倍甚至翻三倍。一方面,欧洲《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已于2025年1月全面实施,为金融机构进入加密市场提供指引,将进一步推动加密资产整合到传统金融系统中,吸引更多新参与者进入市场。另一方面,随着支持加密货币市场发展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市场期待出台更友好的加密货币法律,进一步明确加密货币的合规发展框架。
稳定币跨境交易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应用增长迅速,宏观风险不容忽视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对稳定币跨境交易的需求较为迫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作为原材料和劳动力主要出口国以及制成品和服务进口国跨境汇款需求巨大,但由于金融市场成熟度和开放程度有限,在跨境支付过程中,往往存在美元流动性不足、汇兑限制、本币汇率波动大、通胀率高、交易成本高等问题,部分欠发达地区银行覆盖率低、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而稳定币作为美元金融体系在全球的数字化延伸,在区块链上的货币占有率目前远大于链下,更好满足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使用美元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的需求。根据Visa公司对全球6000余名用户关于加密货币态度的调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加密货币的参与度更高。在发达经济体,只有29%的消费者拥有加密货币,而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这一比例高达37%;在发达市场,42%的发达经济体消费者没有主动了解过加密货币,而这一比例在新兴市场仅为28%。
稳定币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跨境使用实质上助推了美元货币替代,威胁本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当前,美元稳定币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用户获得美元资产的工具。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选定的公共区块链数据,加密资产活动相对较高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如土耳其、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乌克兰)的本币相对于美元稳定币USDT显现出可观的交易量。在高通胀和汇率大幅波动的经济体中,居民倾向于将更稳定的美元稳定币作为本币的替代以实现保值。但当使用稳定币为商品和服务定价在一个经济体中变得普遍,即本地用户更愿意储蓄和投资美元稳定币,并使用稳定币作为交换媒介,这就出现了实质性的货币替代。这时,作为稳定币底层资产的美元的任何价格变动将会直接影响国内商品价格,进一步削弱当地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效果。
稳定币的跨境交易已成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富人资产和非法资金向海外转移的重要渠道。美元稳定币价格的稳定性相较于比特币等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货币更适合作为价值储存和交易媒介。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稳定币已成为富人转移资产的重要工具。以阿根廷为例,该国长期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