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第7期
总第517期 2025年04月01日出版
未来5—10年,全球AI科技将步入飞速发展阶段,科技大国、头部企业将掀起新一轮的激烈角逐,区域内和跨区域的AI合作将显著增强,AI带来的伦理道德风险等问题也将引起重视。
在市场、数据资源、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数字服务贸易蓬勃发展,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全球产业转移加速重构,中国面临关税不确定性、成本上升与竞争压力。未来,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等,有效应对外部挑战,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超主权数字货币eSDR方案,可实现周小川2009年关于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纠正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失衡问题。
美国“战略比特币储备”的实施,加上其加密货币监管政策回归“支持创新发展”的主线,将会推动美元在现实世界与加密市场的双循环,进一步强化美元国际地位,对全球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变革。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在价值稳定性、市场流动性、制度兼容性等关键维度上存在根本性缺陷,在短期内难以成为合格储备资产,但其底层技术的进步在长期可能会重塑全球储备资产体系的基本形态。
比特币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货币的一般属性,但本质上仍区别于当前信用货币体系下的主权货币。
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货币政策核心目标是将加密货币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并为其政治与经济目标服务。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政策大概率会呈现“试验性、渐进式”的推进特征。
面对稳定币合规发展趋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与加密货币市场联通方案,推动稳定币等加密货币合规融入当地金融体系,在跟上货币数字化进程的同时维护金融稳定。
2025年经济目标的设定兼顾中长期战略要求与微观主体信心维稳。未来,政策需全方位扩大内需,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把握好宏观政策“时、度、效”,特别是财政政策需进一步发力,根据经济形势灵活出台...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从结构性层面挖掘新增长点,聚焦关键领域,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方向迈进。
长远看,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的意义所在。
顺应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制定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地理、文化和人才等资源优势,持续打造世界级的营商环境,是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经验。
交单行在收到开证行的无理拒付后,既要与受益人保持良好的沟通,更要充分发挥银行自身的专业优势,以信用证条款为依据,以国际惯例为准绳,及时驳斥无理拒付,保障业务顺利推进。
立足深圳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深圳金融外汇管理部门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在深化跨境金融改革创新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切实助力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日本央行延续加息背景下,日本国债收益率将跟随政策利率逐级抬升,日元套息交易规模或有所收缩,日元汇率中长期可能进一步升值,迈入新的波动区间。
展望未来,短期内仍有风险可能使得欧元阶段性承压;中长期看,欧洲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以及资金流动趋势将继续推动欧元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