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坚定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7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完成好今年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如何在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形成更大突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笔者将围绕《报告》的核心内容,探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2024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经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既定目标

《报告》指出,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具体数据来看,经济总量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比较来看,全球主要大型经济体的全年经济增长普遍偏低,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GDP增速分别为2.8%、0.1%、0.7%。主要贡献项来看,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外贸进出口及贸易顺差保持高位。202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达到6.1万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规模达到9880亿美元,均创下历史新高。二是扩内需和促消费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规模稳居全球市场前列,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三是科技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2024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3.6万亿元、实际增长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为6.91%。

宏观政策精准同向发力,市场信心得以提振

《报告》强调,面对多重困难和挑战,我国积极实施存量政策,并根据需要优化宏观调控措施。通过果断实施增加特别国债发行和提前部署专项债等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降准降息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政府有效促进了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振了市场信心。在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结构性困境的背景下,适度扩大赤字和精准政策发力,有助于打破传统政策思维,为投资和消费注入更强的确定性。2024年三季度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稳增长和促发展效果显著,四季度GDP增速5.4%,反弹明显,迅速稳定了市场预期。

 

下一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2025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中国经济面临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仍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改革、开放、政策调控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协同推进。《报告》指出了下一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聚焦以下四个方面的着力点。

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探索来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及带来的区域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要摆脱这种增长模式的依赖,最根本的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报告》就此作了具体部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包括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三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等。这些政策措施强化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未来还需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并兼顾宏观政策优化和深化改革中长期目标,加快释放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

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拓展经济高质量发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